此《古文约选》由清代方苞为果亲王允礼所编选。全书不分卷,集录古文分为:西汉三十九篇、东汉四篇、后汉两篇、韩愈七十二篇、柳宗元四十五篇、欧阳修五十八篇、苏洵三十二篇、苏轼三十四篇、苏辙二十篇、曾巩二十六篇、王安石二十六篇。此为清雍正十一年果亲王府刊本。 《古文约选》是桐城派始祖方苞为当时国子监学生编选的一部古文选本 [1]。它不选先秦文和《史记》,主要选两汉、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是方苞古文理论的很好体现。其中评语较多地论述了作家创作渊源与风格的关系以及古文创作得失,是研究方苞古文理论的宝贵文献。《古文约选》的广泛传布,促进了方苞 “义法” 说的广泛接受,对桐城派的另一部重要古文选本《古文辞类纂》产生了很大影响。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流派,其重要成员往往借选本的方式阐释古文理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曾国藩、梅曾亮等都曾编选过古文选本,其中以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最为著名。而桐城派始祖方苞的《古文约选》虽然很少为当代研究者所注意,但这部古文选本在编选、评点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且产生了广泛影响。(介绍参考:方苞《古文约选》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 例述及编辑主旨和体例,第一条对此书有概述云:“是编所录,惟汉人散文及唐宋八家专集,俾承学治古文者,先得其津梁,然后可溯流穷源,尽诸家之精蕴耳。” 对这部古文选,清末帝师翁同龢于光绪十九年(1893)十月,曾有墨笔留言,云:“此方望溪先生选定而果亲王刻之者也。评点皆具义法,学者当深体之。清苏惇元所编《方望溪先生年谱》,简要记录了方苞参与校订《古文约选》一事:“(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先生年六十六。春三月,奉果亲王较《约选》,两汉及唐宋八家古文刊,授成均诸生。其后于乾隆初,诏颁各学官。” 由此可知这部得到皇帝首肯的书,乾隆初年就已成为了研习诵读的范本,并得到大力推广。有关颁诏一事,在嘉庆十七年(1812)刊印的《钦定学政全书》卷十二 “颁发书籍” 中也有记载:乾隆三年(1738)奉上谕,《御纂朱子全书》、《古文约选》、《大学衍义》等书,俱于学术有裨,自宜广为传习。命地方大吏善为筹划,将士子应读之书,多行印发,以为国家造士育材之助。因此看当时印刷量不会少,故而如今存世也较多。(介绍参考)
古文约选序(和硕果亲王撰)、凡例(方苞撰)、目录 西汉文约选,共选编西汉二十四人文三十九篇:贾谊四篇、晁错四篇、南越王佗一篇、邹阳一篇、枚乘一篇、董仲舒二篇、司马相如三篇、徐乐一篇、严安一篇、严助一篇、吾邱寿王一篇、司马迁二篇、李陵一篇、路温舒一篇、杨恽一篇、赵充国一篇、萧望之一篇、刘向四篇、贾捐之一篇、匡衡二篇、李寻一篇、刘歆二篇、贾让一篇、扬雄一篇 东汉文约选,共选东汉四人文四篇:班彪一篇、班固一篇、李固一篇、崔寔一篇 后汉文约选,后汉: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二篇 韩退之文约选,选韩愈文七十二篇 柳子厚文约选,选柳宗元文四十五篇 欧阳永叔文约选,选欧阳修文五十八篇 苏明允文约选,选苏洵文三十二篇((內原缺:自明論至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子瞻文约选,选苏轼文三十四篇 苏子由文约选,选苏辙文二十篇 曾子固文约选,选曾巩文二十六篇 王介甫文约选,选王安石文二十六篇 此书版式舒展,字体秀丽规整,可谓清代写刻本的上品。卷端下刻印有「果親王府選刻」长形阳刻墨记
允礼,满洲爱新觉罗氏,原名胤礼,清朝康熙帝的第十七子。胤礼善书画丹青,号春和堂、静远斋。 方苞(1668 年 5 月 25 日-1749 年 9 月 29 日),字灵皋,一字凤九,晚号望溪,安徽桐城县人,清代文学家,首创文学流派桐城派。与刘大櫆、姚鼐合称桐城三祖。
版权声明
(1)本网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
(2)金币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购买文件费用(1元=10金币);
(3)温馨提示:部分玄学、武术、医学等资料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学习,仅供参考!
(4)本网内所分享的电子书均为用户个人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微信:yituqu520
本文地址:https://miji8.com/thread-69894-1-1.html
|
洹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