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兰若 发表于 2020-8-20 13:28:18

古籍.南华经.16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明万历时期凌氏刊五色套印本

南华经.16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王世贞.陈仁锡等批.明万历时期凌氏刊五色套印本
《南华经》即《庄子》,“南华经”一名是唐玄宗提倡道教时给加上以示尊崇,故宋、明所刊《庄子》多题为《南华经》。明代的沈汝绅搜集众家批注、评点汇为此五色(朱、墨、青黛、紫、黄)套印本《南华经》。除了郭象注,沈氏还收录了宋林希逸、刘辰翁,明王世贞、陈仁锡等人批点。

《庄子》成书于战国时期,但屡经后人损益,直到西晋初年郭象整理之后,方厘为定本。故陆德明《经典释文》里谈到“庄生宏才命世,辞趣华深,正言若反,故莫能畅其弘致,后人增足,渐失其真”,“唯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唐以后流传的《庄子》就是经郭象注释、整理的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的本子。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到了宋、明两代,又出现不少新的《南华经》注解文字。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理解,明代的沈汝绅搜集众家批注、评点汇为此五色套印本《南华经》。除了郭象注,沈氏还收录了宋林希逸、刘辰翁,明王世贞、陈仁锡等人批点。这些人的评点,有些犹未刊行,有些只是读书随笔,多亏沈汝绅将这些文字收入此书,方能流传至今。在汇辑过程中,沈汝绅还得到了姻亲凌君实的帮助,凌氏不仅将祖父凌以栋旧藏的刘辰翁批本借给他,而且刻成雕版、套印成书,使之流传。大致目录
序(刘须溪),庄子郭注序(冯梦祯),南华经小序(沈汝绅),南华经总评,杨升庵题刘须溪小引(杨慎) ,总目,郭象原序,司马子长庄子列传–内篇
卷一:逍遥游卷二:齐物论卷三:养生主,人世间,德充符卷四:大宗师,应帝王–外篇
卷五:骈拇,马蹄卷六:胠箧,在宥卷七:天地卷八:天道卷九:天运卷十:刻意,缮性,秋水卷十一:至乐,达生,山木卷十二,田子方,知北游–杂篇
卷十三:庚桑楚,徐无鬼卷十四:则阳,外物卷十五:寓言,让王,盗跖卷十六: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漆园吏,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六家批注分别以墨、朱、蓝、紫抚印,郭象注即为行间小字,诸家评释以浓黑镌于天头,用墨重于正文;王世贞批点、陈仁锡批注以朱红;林希逸口义以紫色;刘辰翁点校以靛蓝;多以楷书套印于天头留白处,文中句读则多施以红、蓝二色。是书诸家著录有出入,如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云“又闵刻《南华经》多至五色云。”《中国书店藏珍贵古籍图录》著录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凌氏刻五色套印本,而《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为明刻四色套印本,未标明为谁氏所刻。其四色、五色之别,或以浓淡墨作一色、二色之缘故。(介绍参考:南华经十六卷)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sv5WUPnGuv2NYYkeOGDXQ提取码:**** Hidden Message *****

qingsansi 发表于 2024-9-16 14:17:27

桐小野 发表于 2024-10-16 16:05:46

请问,提取码是多少呢?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籍.南华经.16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明万历时期凌氏刊五色套印本